地下城旧模式逐渐式微 新模式囊括文化等要素

※发布时间:2018-3-8 21:33:5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地图步行显示,万象城离轨道交通10号线米步行距离。这是一个有点尴尬的,但实地走一遭,这种距离感几乎不存在———万象城通过一条长长的走道连接起地铁与商场,地下空间风景多变,时而是林立的商铺,时而是繁花绽放的室外空间,、人与商业巧妙融合,不会让人有赶的疲惫。

  地下商业正在悄悄变化,一批新的地下商业囊括了交通、购物、文化、服务、体验等要素,组成了更加饱满的地下商业空间,这是城市商业服务成熟度提高的体现。

  大隐书局地处创智天地一隅,门面不大,走进去却十分:从装满书的楼梯拾级而下,地下“腹地”是近1000平方米的书店,另一个出口则与太平洋森活天地无缝相连。在新开业的太平洋森活天地,这大大小小的“接口”有很多,不仅把巴黎春天、万达广场等商业体接了起来,也把创智天地广场、创智天地二期等办公楼宇打通了,上动,充满“透气性”。

  “透气性”“不密封”也是上海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对新一代地下商业空间的直观感受。他注意到更多细节:比如,500米长的太平洋森活天地“头顶”有很多“盖子”,这些天窗设计将阳光引入地下空间;再比如,万象城地下连廊大约有10米宽,挑高舒适,加入了室外空间,彻底了以往地下商业街幽窄晦暗的感觉。

  硬件设施跟上了,功能性服务也填补了空白。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有一个办公点在创智天地七号楼,员工方小姐说,过去从地铁江湾体育场站走到公司需要15分钟,地下商业街开通后,人可以从地下直接进入公司,风雨不惧。

  上海对于地下空间的商业化利用,探索很早。齐晓斋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地下空间主要作为人防工事使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更新,逐渐转向商业发展。

  事实上,人民广场地区就是上海第一个大规模集中开发地下商业街的案例。20年前,这里陆续开张了名店街、迪美购物中心,两大地下商业体与轨道交通1、2、8号线融合,逐步形成集交通、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地下商业体。在很多上海人的印象中,这里曾经是时尚的代名词。

  但20年后再看这里,曾经的繁华早已退去。轨道交通1号线风情街已经停业,只剩下来去匆匆的人,另一个出口连通的名店街也失去了往日的朝气,再往里走,迪美购物中心过去三年已经两次“改头换面”,压缩了中低端商业的比例,但依然难以人流。在齐晓斋看来,人民广场地下商业街的式微,一方面有来自硬件条件陈旧带来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也有规划不足的问题,“动刀”虽然改变了一部分商业形态,但仍然以个体商铺为主,没有统一规划的协同感,也没有体现必要的功能性。

  齐晓斋认为,从20年前地下商业街1.0版到如今太平洋森活天地的升级换代版,新老交替背后是城市空间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更是商业成熟度提高的表现。中国商业地产联盟会会长王永平坦言,纵观全世界商业发达的大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地下商业,日本东京地下商业街遍布全城,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就有17条,东京火车站前的八重洲地下街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蒙特利尔RéSO地下购物中心连接10座地铁站、两座公共汽车终点站、1200个办公点和近2000家店铺,已经成为了地下交通“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