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如何从书中看古人的真实生活?

※发布时间:2016-9-21 16:29:5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尔雅》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解释自然万物与生活百事的书籍之一。不过它的存在并不为记录人们的生活,而是为了给当时生活中的诸事提供一种语言规范。“尔”有“近”的意思,“雅”的本意为“正”,意思是使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那一种。例如,如何称呼亲戚、宫室建筑的命名、乐器种类的解释、衣食住行的用词与标准,此外还有对山川河流、花鸟鱼虫、走兽家畜的分类解释。虽然是规范词汇的词语书,但从普通阅读的角度,却能从中读到当时人们眼中世界的样貌,比如,那时的动物学分类和现在差别很大,会飞行的鼯鼠被归在飞鸟类。

  《尔雅》在唐朝时成为学生必读书,对古代社会影响巨大。同时它也是另一种学问的重要古代文献,这就是名物研究。所谓名物,就是给事物起名字。最早是指为草木鸟兽命名,后来也包括了星宿、山川、郡国、宫室、交通与生产工具、衣冠礼带,甚至官员的命名。最早名物一词出现在《周礼·春官宗伯》中,春官就是后来六部中的礼部,春官的正职叫大宗伯,他还有两个副手叫小宗伯,为不断新出现的事物命名就是小宗伯的日常工作之一。现在想想,那个古老又年轻的时代一定像现在一样新事物层出不穷,而当时的新事物由小宗伯起名,许多流传至今,就成了我们如今理所当然的生活的一部分。

  名物研究涉及的古籍除了《尔雅》,还有后世的《尔雅》注疏和《尔雅》仿作,比如《小雅》《广雅》等等。除此之外,古代的类书也是了解当时语言与生活的途径。

  类书是把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词文章进行精选,然后按句或按段摘录,再分门别类编辑而成,著名的比如《太平御览》、《永乐大典》。乍看之下,这种分类按词条编撰的方式有点像百科全书,但其实类书的内容更灵活,或者说更随便。它编撰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严谨统一地为某样东西下定义,相反,它是在一个词条下反映各家之言。

  像唐代《艺文类聚》中讲“纸”,里面不仅讲了“蔡伦造纸”的传说,还有陈寿、葛洪、杨修等人关于纸的故事,这做法很像如今百科网站的延伸阅读部分,好处是,你能一次性看到各种书、甚至各个年代对同一件事物的想法看法;坏处是文摘的形式难免杂七杂八,没个立场,且常常不太可信。

  流传至今的大型类书通常是官方组织多人编撰的,常常是皇帝起头。有记载的最早的类书《皇览》,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组织编撰的。之前提到的《艺文类聚》则由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它与《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其中《白氏六帖》的传说也很有意思,说是白居易按天地人分出若干瓶子摆在七层架子上,命人将选中的文章扔进分类瓶里。

  到北宋时期,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登基,改年号为太平兴国,意思是要成就一番新的功业。登基第二年,见天下太平,经济也好,皇帝便组织官家修书。当时编出了著名类书《太平御览》,以及后成为中国第一部文言小说集的《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也属于大型类书范畴,它就相当于古代分类小说选。全书有五百卷,分了九十二大类,记载了各类野史和志怪传说,其中讲神仙的就有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还有道术、方士、异人、异僧、释证和草木精怪……大部分故事来自六朝异怪和唐朝传奇笔记。

  说到“笔记”,这是中国古代记录文学中一种非常特别的文体,它起源于魏晋,有随手记录碎片的自由性,同时又属于野史题材。当官方编撰的正史与类书太过严谨、庞杂而无趣时,笔记就提供了更有人情味、也更贴近真实生活的故事。笔记并不全都像《太平广记》的故事那样,只记录怪力乱神的“都市传说”和“乡野八卦”,事实上,更多笔记作品反映了当时生活生动的截面。

  南朝的《世说新语》讲到当时人们的人生价值观、时尚美学、衣食潮流,包括竹林七贤的佳话和魏晋美男子的风貌,读来和现在的公众号八卦文章一样生动时髦。再有宋朝吴自牧的《梦粱录》,梦粱的意思取自《太平广记》中沈既济写的黄粱一梦的故事,《梦粱录》写于元朝军队攻陷临安之后,书中记录了宋末临安城的都市风貌,和当时市井中人的生活,从庭院到戏台,从节庆到晚间娱乐,读起来繁华如梦,字里行间又都是恍若黄粱一梦的怆然。常常拿来和《梦粱录》比较的是清代笔记集《扬州画舫录》,阿城的《威尼斯日记》里也多次提到这本书,讲扬州庭院的奇景,富商名流的生活,还有戏曲八卦、澡堂子变迁等,真实可爱。

  当然,如果实在为读古文头疼,直接读《威尼斯日记》的片段也能了解古代扬州的生活趣味;如果觉得《梦粱录》啰嗦,也可读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在这些现代作家的书里已经帮你选出了古书中的有趣段落了。而如果你想系统了解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何从千百年前一步步演变到今天,建议读一读孙机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如何了解古代人的生活?这就像穿越时空交一个古代朋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查查他们的“朋友圈”,读一读他们当年在读的书。(王欢欢)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