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影在中国经济地理学领域的青年学者中身处第一阵营,在研发全球化与区域创新方面拥有全国影响力和学术权威性,她的研究推动着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地理学特别是公司地理学的持续发展。在学术界,她被誉为跨界人才
祝影在中国经济地理学领域的青年学者中身处第一阵营,在研发全球化与区域创新方面拥有全国影响力和学术权威性,她的研究推动着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地理学特别是公司地理学的持续发展。
在学术界,她被誉为跨界人才,学士、经济学硕士和地理学博士的专业背景,高等院校、研究中心和咨询机构的服务经历,使她成为视角多元、涉猎广泛、志趣高远、学识渊博的经济地理学者。
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前沿的理论著作、科学的区域规划记载的是祝影一步步攀登科学研究高峰的历程,投射的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2011年6月,她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上发表的论文《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首次提出应该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进行评价和分类管理,设计了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由于研究的前沿性和应用价值,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全文转载。2013年8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立项的项目“在华外资研发与省域自主创新的耦合机制研究”中,又首次提出不能将吸引外资研发活动作为各个省份一样的政策导向,而应该考虑各地自主创新水平与外资研发活动能否协调发展。2016年8月她再一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的耦合机理与评价”,再一次首次提出创新驱动发展不能仅仅强调创新对发展的驱动力,也需要重视发展对创新的反作用,只有二者处于最佳的耦合状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取得最优的实施效果。她一次又一次在科学研究道上创新性提出原创性观点,成功获得了学界的一致认可和广泛赞誉。
记者: 在来访之前,我读过您的很多文章。很多研究结论都很新颖,具有开创性,使我受益匪浅。我也通过其他同行了解过您,他们对您的成就无不认可,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誉。您究竟有些怎样的专业成就?
祝影: 我的研究生涯应该说是从1999年就开始了,当时刚刚就读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对我自身而言,从硕士到博士再到专业教师,这17年的科学研究之使我的学术理底更加深厚,研究经验更加丰富,也为我后续的科研打下了的基础。说到专业成就,截至目前,在国家级的核心期刊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已有40篇,其中不少是专业领域的刊物,也已出版2册专业著作,现在正在撰写第三本专著的书稿,我主要的学术观点和研究结论在这些论文和著作中有详尽的论述。
记者: 在您撰写的高水平的论文中,很多都发表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上,学界影响力巨大。那么您最引以为豪的是哪一篇?
祝影: 确实如您所说,因为我的研究多数立足于中国国内的现实问题,基于此形成的研究论文也都发表在如《科研管理》、《管理学报》、《经济地理》等国家级的权威核心期刊上。我的论文代表着我在不同研究阶段的研究,它们都是我的孩子,都包含着我的心血和我的爱。如果你一定要问我,最引以为豪的是哪一篇? 那我只能喜新厌旧了,2016年9月最新发表在《经济地理》上的论文是《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演变与重心迁移》中,我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且让我自豪的结论,这也是第一次有人从动态角度来研究跨国公司研发的全球区位问题。
记者: 据我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中国重要的科研基金都曾对你的科研项目给予大力支持,这充分说明您的研究能力获得了权威部门和权威专家的一致认可,也反映出您的选题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得到学界的肯定。能否能介绍一下您最得意的科研项目?
祝影: 当然可以。在中国学术界,第一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而我对“在华外资研发与省域自主创新的耦合机制研究”正是我首次获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也因此,代表了不同一般的意义。在这个项目中,我的研究立论是,在外资研发与自主创新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两条主旋律的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协调在华外资研发和本土自主创新的关系,而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探讨两者的关系必须考虑到各省域的差异,外资研发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与不同省域的自主创新水平相适应,因此,各省域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外资研发政策导向,以使本省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从外资研发活动中获益。将单向维度的外资研发溢出推向双向互动的耦合协调研究,是对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次理论突破。今年我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未来的几年将集中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耦合机理和评价”的研究,这将是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绩效评价机制设计的探索。
记者: 就我所知,您的远不止这些。例如,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对您的课题“在华外资研发机构的分类管理与规制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您在该研究中发现了影响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绩效的三个关键因子“投资主体研发实力”、“机构自身研发条件”、“对当地的贡献度”。能否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及其?
祝影:教育部那个课题是从微观角度研究不同外资研发机构的本地绩效差异问题,起因要追溯到2007年,参与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外资研发机构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各地的外资研发机构统计不全、标准不一,而登记在册的机构无论规模大小、人员多寡在政策待遇上基本上并无明显差别,于是,开始了对外资研发机构的评价、分类、规制研究,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基于本地绩效的外资研发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模式,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外资研发机构所带来的效应差异和应采取的政策导向,了中国外资研发机构分类评价微观研究的先河,为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理论依据。
祝影: 是的,目前我被《世界地理研究》、《经济经纬》、《上海城市规划》三个期刊聘为审稿专家,同时也担任《地理科学》的审稿人。在地理学类的刊物中,《地理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地理学界评为3大核心期刊之一;《世界地理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学报级学术期刊,也是中国唯一刊发全球性地理现象和世界区域地理研究的地理学术刊物。另外,《经济经纬》作为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也邀请我评审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栏目的。而《上海城市规划》则是偏重规划实务的刊物,跟我长期从事的区域规划实践密切相关。
后记: 正是因为对经济地理学研究事业的挚爱,祝影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科研态度,在她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令学界称赞的研究。她的专业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有效结合,正在成为中国区域发展和经济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石。
在采访最后,祝影表示:“就我目前的研究,有对之前研究的深入和细化,而更多的则是对新课题的研究和探讨,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