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是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人文地理分支,其研究对象是一定地域范围的物质生产、流通、交换、消费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结构。该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近代经济地理应该还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与历史学和经济史有着很强的关联度,相比历史学来讲凸显其空间意识,考察人类物质生产和流通活动的空间分布状态、过程、差异、类型等,着重研究地域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21世纪以来,中国的近代经济地理研究迅速发展,专门研究人员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日益丰富。这种局面是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求分不开的。近代以降,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剧烈变化,进入国际市场,城市主要功能转变,社会结构转型,经济结构重组,经济区域布局开始重构。这些,为经济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同时,正是近代以后形成的区域发展的失衡,以及产业结构的失调、社会结构的失控,长期影响着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的城市化,也影响着民族复兴和强国梦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从国家层面推行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曾经出台了各种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如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地区、雄安新区等跨省的国家级的发展规划,以及地方的社会经济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等等,都有近代经济地理研究的技术支撑和助推,彰显了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价值。
2016年由吴松弟主编、戴鞍钢副主编的9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就是在这样的下问世的。正如该书总序中所言,其基本任务就是“描述中国在近代所发生的从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过程及其形成的经济地理格局”。该丛书洋洋五百余万字,为目前唯一一套反映中国近代从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过程及其形成的经济地理格局的大著,有诸多的学术亮点,会引发诸多问题的探讨,并且对于国家调整经济布局和制定战略发展规划也具有较为直接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本文仅从近代区域史研究的角度评述该丛书的意义和价值。区域史是研究一定空间的历史的学科,科学地规范区域的空间范围是最基本的。所谓区域的空间界定,既有与行政区划吻合部分,也有超越单一行政区划的地域,这就需要根据研究的领域确定地域范围,且不同学科根据研究内容对区域空间范围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仅就目前国内明清以来区域史研究的空间表述来看,有以政区划分的,有以长江、黄河、珠江、海河、运河等流域划分的,有以岭南、太行山等山脉划分的。其中,既有在较为固定的地理范畴下的系统研究,也有较随意借用约定俗成的概念。有的学者曾经界定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在阐述水系所形成的整体性的同时,强调经济区域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即“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并从行政区划、不同时期人们的使用习惯等角度进行了系统论述。(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近代以后,交通运输变革、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吸附能力增强等因素,使各区域之间的临界线愈来愈不清晰,相互重合,相互渗透,使得经济布局和区域空间有所变化,而且还有新概念、新词语的生成。例如,“华北”“华中”“华南”等词汇就是近代以后从英文衍生出来的地理概念(参见拙作:《“华北”考》,《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论华北区域的空间界定与演变》,《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现在已经成为区域名词,并且被认可而广泛使用。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分析了近代以后产业部门与经济布局,以及人口、城市等诸多要素,其特点就是对区域的空间界定,并分析与总结其地域差异。第一卷是对全国经济地理分布概况的总结。不仅从人口、农业、工矿业、交通、金融和城市等角度论证了与空间分布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总结了空间格局渐变的特征,即从北宋以降中国的经济重心区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而从近代开始,又呈现出“自东向西,由边向内”的空间顺序,其中前者是主要方向,后者是次要方向。在绪论中,根据划分经济区的指标和基本尺度,判定中国的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大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形成,从商品集散的中心市场、物流和人流等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转变带来的全国交通布局的变革、近代工矿业分布、沿海沿江开埠通商城市的迅速发展与城市主要职能的转变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认为由于近代生产力的性质不同于古代,交通运输等所依赖的地理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从南北差异为主为东西差异为主。这样的论断不仅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也为当前国家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历史借鉴。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各分卷,无不强调了经济地理所特有的空间概念。这种空间概念的界定并没有完全拘泥于现有的行政区划,而是建立在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专业化的基础上,既强调了交通变革、开埠通商、中心城市等近代出现的动力的推引,也没有忽视近代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内在联系,按综合了商品、资金、资源、人才等重要要素市场形成的网络来划分,且也考虑了动态与静态的相关性。
各个分卷充分展现了各自的区域特色。江浙沪卷是第一部系统考察该区域近代经济地理的著作,除了论述其经济发展的时空进程外,其突破性在于系统分析了该区域内的发展落差和地域差异,认为由此形成了上海、苏南、浙东北、浙西南和苏北的梯度发展,促成长江下游三角洲大经济区的雏形。华南卷划分了珠江经济圈、韩江经济带、桂省经济圈和海南岛区,依次研究了各经济区的近代变迁与客观结果。西北卷除了有地区空间界定外,分别梳理了陕西、陕甘宁边区、甘宁青、新疆4个地理单元经济发展和特征,分析了经济的空间发展过程和经济地理过程的影响因素。华北与蒙古高原卷,除了对华北和蒙古高原二个区域进行研究外,还首次将长城内外的农耕和游牧经济纳入到口岸后外向型经济框架之内,以期构成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卷分析了近代经济区形成的自然、历史基础与影响因素,论述了交通运输与通信体系近代化、农业商品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与格局,总结了经济地理特性与区域发展的南北差异。闽台卷分为闽东闽北、闽南闽西和部分,除了论述地域差异,还对南北双核心经济区的形成进行了多语言史料的考订和分析。其他各卷也都从近代以后经济发展各要素来分析对经济区、经济带等格局重组的作用,总结了空间的分异与循环、区域性差异,分析其原因。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对各个区域变化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对不同区域的作用和影响,了解各个区域的特点,更好地区分各区域的差异,进而更为全面准确地认清区域发展的差异与不平衡性,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史研究的话语体系。
当然,中国自然差异巨大,不同地域在产业、市场、社会结构,以及历史文化积淀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甚至缺少更多的可比性,故不能比较,也不能以偏概全。此外,区域内外的、经济、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重大变动,也会对区域的原有面貌和以后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区域史研究既要有宏观的大局意识,也要有中观的视野和微观的分析,并借助自然和人文学科新的研究,根据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和方法,才能深化区域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而可以深入认清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在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和制定发展战略等国家重大项目中是有用武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