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华人的纠结:美丽的温哥华是否是我的家?

※发布时间:2017-9-21 20:16:53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又勾起我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纠结,我想这也是一些其他华人的纠结,“美丽的温哥华,是否是我的家?”那篇文章的主人公基于个人经历,发出的感慨是“美丽的温哥华,它不是我家。”因为,“别人的那道菜,不是你的菜,别人的故事和人生,也不是你的故事和人生。”

  文章里的主人公打算移民,一个原因是为了逃离的雾霾,于是特意到温哥华旅游考察。象很多华人一样,她刚到温哥华不久就买了房子,150万加币,还在职业学校注册,这样旅游身份可以转为留学身份。

  但是,卑诗省非永久居民购房征收15%额外附加税,以及温哥华1%空置税的措施下来了,她感觉不安全、不稳定,决定转让还没有过户的房子。不料了原白人房主的不配合,不让客户看房,甚至付费给他都不可以,就等着收这位华人买主的违约金。作者由此感叹,“人性,其实无关于人种的,它和肤色无关,和教无关,只要利益真实地切割到人们的头上时,我们就都还原为了那个偷吃禁果后的人。”还好最后有位买主只看了房子内部照片就买下了房子。

  主人公担忧的还有孩子教育问题,她本来“希望孩子做一个温暖的,积极向上的人”,但感觉这里“人际关系其实很冷漠,人和人之间都是封闭的,着表面下的彬彬有礼。”提到有的朋友的孩子虽然学习好,但不理睬客人,曾经在玩得很好的小伙伴,也和自己孩子生疏了。

  她在生活了近一年,感觉在别人的土地上无法踏实地生活,“我们得到了天空,但失去了大地。”“如果我们现在把孩子放在这里,他会成长为一个标准的香蕉人,没有自己的文化归属感,融不到西人圈子也融不到中国人的圈子,孩子会在一个尴尬的夹缝中。现在我们不期望什么西式教育了,我们中国的孩子还是要接受中国式的教育。”最终,温哥华的蓝天白云没有战胜国内的烟火气,他们一家决定回国。

  对于这位主人公的回归,温哥华许多老华人移民估计暗自庆幸,“多亏她选择回去了,象她这样的人回去得越多越好,房价还能正常些。”不过事实上,很多她这样的华人到温哥华绝对不是为了炒高房价,而是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有错么?她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出了过何种生活的选择。

  笔者她走自己的,不随大流的勇气,“别人的那道菜,不是你的菜”,但并不同意她认为的“人际关系其实很冷漠”的观点。当然,我也不想把和人夸得天花乱坠,感觉那是对不负责任,你把说的这好那好,勾引很多华人移民到这里,发现结果并非如此,不是害了他们么?实事求是说,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每个人的移民生活也不会相同,既要有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应该做好准备,接受失望的打击。

  具体到文章中的主人公, 她在这里住了才一年,应该还有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可能自己并未积极融入,但又希望别人热情,结果感到失望。我在这里碰见了许多好心人,他们在我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有非华人,也有华人。

  刚来温哥华时,我是真的无法把它当家的,思乡愁绪满满,没有什么安全感。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即使我一个人带着俩孩子独自在温哥华生活那段时间,心里也是踏实的。我知道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同时也知道如果凭借个人力量解决不了,总会有身边的朋友和好心人前来帮忙。

  家是什么,家是一个让你感觉踏实、安全的地方,让你过惯了日子,闭着眼睛都知道到哪里买柴米油盐的地方。想起几年前,听到一个比我早到的华人移民说起她无论是回国探亲,还是去其他国家旅游,只有在飞机快要降落在温哥华时才有这样的感受,“到家了。”

  我当时非常不理解她,真能把温哥华当家么?可如今却应了那句诗,“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他乡作故乡”,几次外出探亲、旅游归来,一踏进温哥华那个熟悉的屋子,看着满眼熟悉的家具摆设,也告诉自己,“终于到家了。”随后熟练无比地屋子、床铺,烧水、准备吃的,打理花花草草。那个最初无比思乡的人,最终抵挡不了时间和距离的磨练,把温哥华当成了自己的家。

  回国时孩子是不适应的,他们连上个蹲式厕所都要让大人教了一次又一次,以后你能指望他们回国上学、工作么?对于从小在温哥华长大的他们来讲,温哥华就是他们的家。长期不在国内生活,连你自己对原来的家也不适应了,不知道使用微信支付,不知道孩子该如何在国内上学,毕竟和你小时候上学那会不一样了,也不知道在居所附近购物哪里方便。

  父母把你当客人,朋友把你当过客,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只有你自己活在十年前的世界里,殊不知十年里大家变化得太多。旧的家突然陌生了,陌生得让你感觉如果住久了,就是给亲友添麻烦,只有回到温哥华的家才如鱼得水。

  然而住在温哥华的家里,你却不能象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人一样,把它爱得非常纯粹,过得非常心安理得。和其他国家一样,存在着自身很多问题,这里的人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一样,有善良者也有者,有热情者也有冷漠者。华人移民在生活上遇到问题时,常常不由自主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分析、看待,大骂的有,后悔移民的也有,感叹温哥华生活好无聊的更多。根没有深扎在此处,往往有个风吹草动,就摇摆不定了。

  笔者的纠结就纠结在这里,比如散步时看到绚丽的夕阳、安静的海景和湖景,忍不住感叹温哥华这个家真是美丽。但过了一会,听到有华裔老人讲着熟悉的乡音从身边走过,又忽然想到国内的父母,国内的家,感觉乡音真是比满耳的英语亲切多了。

  就这样纠结着过了一年又一年,虽然对温哥华越来越熟悉,很多时候把她当成家,熟练地做着在家该做的事情,但也常常想起,将来的我会叶落归根么?有人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可是有多少华人移民却在距离父母遥远的异国他乡安了家;也有人说,“儿女在哪,哪就是家”,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子女们,可能很难离开温哥华,难道我也要把这里当成一辈子的家么?

  也许有人还会说,大可不必这样纠结,你可以在温哥华和国内都有一个家,但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一个人只有一个身子,也只有短短一辈子。我该学会纯粹地爱上温哥华么,爱上她的美丽,还有她的种种不如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