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携程网发布《2017-2018年度中国游学旅行报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家庭倾向于送孩子参加游学夏令营,并估算中国现有K12阶段人数1.8亿,其中参与游学、夏令营的人数比例预计在5%左右,即多达1000万人次。
主要是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70、80后的父母希望孩子接受新式教育,从小养成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其实撇开收入这个因素,更多是受到父母之间、孩子之间相互比较的影响:如果别家孩子暑假都出国了,你的孩子是不是就落后了?开学后孩子又该跟同学聊什么呢?
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所以越来越多的旅行社、教育机构开始打着海外游学的旗号,为家长们量身打造了各种各样的游学方案,比如“零距离体验美式教育,感受常青藤名校风采”、“学在哈佛,住在波大研学营14天”等……
但由于中国游学市场的监管和引导现处于半真空状态,所以在这些包装精致的游学套餐下,总会曝出“黑心**机构让我们花10多万去游学,吃不饱暴瘦11斤还患上支气管炎”这样的帖子,故事的情节大概就是孩子出国后,出现吃不饱、住的差,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家长们戏称为这是“苦行游学”。
虽然当下“苦行游学”的案例不多见,但那些开展游学业务的机构,他们总会神不知鬼不觉为你刨坑,下面播播老师就来为大家深扒“那些年家长们都入过的游学坑”~
为什么很多家长对游学很失望?因为他们发现,游学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游览景点、拍照和购买纪念品上,真正说孩子学到多少知识或者体验到多少当地的风土人情,孩子几乎说不上来。为此,播播老师随机挑选了某机构的游学夏令营行程安排:
为期21天的游学夏令rixifu营,仅有“3”天在学,其余全部在“游”,尽管行程中加入了1天半的参观哈佛名校活动,但总的来说:“学习时长”似乎与一半行程计划相差都很远!所以现在的学生海外游学团的行程与普通旅游团很相似,因为只是增加了一些高校参观或与当地人士的交流活动,重点都在“玩”。
此外,教育部在2014年7月曾下发过《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其中“境外研学旅行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1/2”。但现在市面上的游学项目,能够达到这一标准太少了。
目前,海外游学市场存在行业门槛低、缺乏标准的问题,所以市面上大量机构的涌入使整个行业呈现“生长”的趋势。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凡是贴上“游学”标签的产品,价格就能涨不少,而家长们也很乐意为此买单。
例如:市场上常见的14天美国游学团,价格在3.5万元左右,比一般旅行社14天美国游贵了1.3万。
其实海外的一些名校,比如斯坦福,其校园对外是免费的,除了免费外,如果在官网申请,还会有志愿者现场带领参观并。同时一些公共资源,也是可以给教育培训机构租借的,租借完后,他们可以邀请一些水平并没有那么高的学者来发表,这一下算下来,确实花不了多少钱!
机票钱向来是这些教育培训机构或者旅行社赚钱的大头,他们通常的套都是先按照正常票价报给家长,但预订时优先选择转机的经济航班,所以一个学生的来回机票就能赚个几千块的利润。
以美国暑期游学团为例,机票报价一般是1.5万左右,但事实上,只要不是暑期首尾高峰期,机票价格最多仅为8400元,意味着利润率高达50%。
举个例子:2016年到多伦多大学的游学团费用,其中住宿一项高达4周5000美元,但该校学生住校费用约为1100美元,条件最好的宿舍由于暑期居住学生较少,更是降价到每月680美元。所以机构在每个参加短期游学的孩子身上又赚取了至少上万元住宿费——法制日报《海外游学市场潜规则:领队老师费用由孩子均摊》
而那些资质条件差,无法与学校合作的机构,只能以降低住宿质量来获得更多利润了,但苦的终究还是孩子。
关于这个坑,大家可以去一些游学网站上看看,大都打着“感受全英文教学,体验沉浸式课堂,学会更自信、更流利地说英语”,但你看看你的孩子,回来后口语有长进吗?道理其实很简单:孩子如果在国内英语不是特别好的话,在国外反而障碍更大。
在孩子的教育上烧钱,合情合理。然而一些家长并不是在有意烧钱,而是在被骗钱。在这里播播老师为大家提供两个案例:
案例一:斯坦福有个,要求旅游大巴购买校园停车许可,年费一千刀上下。这个团的中介非常奇葩,为了省钱,压根没买停车许可,导游又怕无证停车被罚款,就让司机把车停在校外,学生沿棕榈大道步行进出校园,一来一回,就是40分钟左右。再加上堵车等因素,原定2小时的参观时间硬是压缩成45分钟。
所以本来说好带学生逛、胡佛塔和学校书店,因为迟到,最后只能匆忙地转一下。后来了解到,原来他们的行程非常紧和累,上午去金门大桥,中午去伯克利,下午来斯坦福,到哪都是走马观花。
案例二:海外留学知乎网友反映在其给一门本科生中级微观课程做助教时,每周需要和同学们一起上课。有一天,课上到一半,突然有两个老师带着一群国内中学生(后来问了下,得知是某中学)涌进教室,各自找空位坐下,没有给任课老师作出任何解释,但也很安静,没有课堂秩序。
在尴尬的气氛中,任课老师继续讲课。但是,如果没有相关学习基础,初高中生基本不可能听懂老师讲的知识(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难度)。很快,中学生们就开始走神、玩手机。
这种零距离走进名校,体验课堂是你当初花钱的初衷吗?所以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出去玩,播播老师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在为孩子报名之前,一定提前调查好游学项目的情况,从以下5大方面考察:
:选择有专业资质、国际背景、在海外有直接办公室和工作团队的游学服务机构,既能保障孩子们的游学不虚此行,又能让家长们。
放心:寻找真正根据孩子年龄层次而设计的游学线,并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由英语专业资深教师全程陪同,使孩子们在游学中收获最大化。
贴心:很多海外夏令营,几十名学生报团,一位老师带队,照看不周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在活动中并没有收获到太多。所以团队中的带队老师不仅要精通外语,而且生活经验要丰富,能应付突发情况。
暖心:在海外游学市场,高昂的价位让许多想送孩子出国游学的家长望而却步,大呼“烧钱”。所以游学机构的所收费用必须分类标注清晰,虚高标价,全程无任何强制消费。
细心:既然是游学,“学”是重心,如果游学机构能从课程设计、师资安排、还有对接学校的学生都安排到位,就可从这些细节看出业界。毕竟,孩子们远涉重洋,不希望我们的体验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其实,有关游学、研学可以参考日本的“修学旅行制度”,已经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并且其费用完全由国家财政部门承担,这样普通家庭也能够负担起学生的修学旅行费用支出,这在很大程度上了孩子的攀比心理,真正去感受游学的意义。
日本修学旅行的定义是:要有在外住宿、前往一定程度的遥远地区。因此与当天往返的郊游和参观博物馆等社会参观学习不同。很多情况下,日本东部的学校会前往日本西部,而日本西部的学校则前往日本东部,他们一般组织学生进行修学旅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可以看出相比较日本,中国的“游学”产品大多停留在观光旅游这个层面,比如“名校游”。但这种与普通旅行差异不大的“游学”,失去了其教育性,对孩子并没有什么锻炼。未来需要精细的规范和管理,才能实现游学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