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云南少数名族哭嫁文化特点

※发布时间:2017-9-2 12:21:5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哭嫁歌”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由女权至上的“男从女婚”转变为父权兴盛的“女嫁男娶”时代,婚姻家庭逐渐演变为男性为核心,妇女随之失去自己的地位,形成男尊女卑的局面。孕育产生反映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哭嫁歌”。“哭嫁歌”都是女人创作、女人哭唱、在姑娘出嫁前夕,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面对亲人的离别的痛苦,与亲人和乡亲倾吐心中的喜悦和离别愁绪,哭唱者可为姑娘之伙伴、母亲、邻居阿妈等。

  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有悠久的哭嫁文化,在哭嫁歌词中,纳西族人有一种特色的哭嫁乐器,则就是“啵拨”,啵拨这种器乐在哭嫁的过程中会起到一种伴奏、增加氛围的作用。这种器乐的声音听起来低沉,能够表达悲伤之情。一般情况下,女子出嫁的时候会进行哭嫁,啵拨能够通过伴奏让哭嫁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效果。这种乐器的使用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纳西族人十分熟悉并且看重的一种道具。

  哈尼族在云南是比较特色的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红河州一代。在哈尼族中我们可以看到哭嫁歌的广泛运用。在云南哈尼族,哈娘在出嫁之前都会进行哭嫁,这是当地的一种特色文化,也是一文景观。为什么在人生大喜的日子中,哈尼族姑娘会用哭嫁来表示,这其中就关系到很多哈尼族的特色文化。在这里,我们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哈尼族的姑娘之所以会在家人之前进行哭嫁,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很多的离愁别绪,借助哭嫁他们可以很好地将自己心中的悲伤抒发出来。这其中包括了自己与亲人之间的不舍,与女伴朋友之间的不舍,在古代,女子出嫁都意味着长久的离别,所以他们都十分感伤,借助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这种情绪。同时,在哭嫁歌中,人们也将会对女子的内心情感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巩固女子和亲人、女伴、朋友之间的感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哈尼族女子的淳朴善良、重情重义的品德的一个具体表现。

  彝族“哭嫁调”将哭腔蕴藏于调子当中,集喜悦、伤感于一体,它不是一般的诉说,也不是单纯的哭泣,而是配以动听的音乐旋律加以歌唱,以优美浑厚舞蹈加以表演,使得哭嫁婚俗成了展示民族智慧并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独特的彝族音乐“联曲体”的结构。 “哭嫁调”结构完整、严谨,格调清新,唱腔优美,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哭嫁”过程犹如一幕小戏剧, 根据原生态婚俗程序,形成一部小型的“套曲”,有序幕、有铺垫、有,还有尾声,而且演唱灵活动听,整个“哭嫁”过程流畅完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哭嫁调”呈现了彝族打歌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和语汇,根据不同的段落,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情感表达来舞蹈,使彝族的“歌、舞、乐”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使“哭嫁”活动的精彩程度得到了。独特的彝族特色乐器。“哭嫁调”吹奏乐器芦笙、笛子、呼吐吐、树叶极具彝族民间特色。在“哭嫁”中起伴奏、烘托,起调的重要作用,乐器所奏旋律充满了民族特色和艺术效果。

  女子在哭嫁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的南拳社会的一个思想的,希望能够摆脱自身对于男性社会的一个,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实现。这也表达了女性对于社会女性对位的一种争取与,这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田地里,谷稗一起长。留谷作种子,稗子被抛弃。留种意,被弃心不甘!房宅十余间,子女排成行。留子守家业,把女家出去。子留固得意,女嫁心不甘。姑娘由女伴陪同到了青棚里,当然无法睡着,听风远处传来阵阵鸡叫声,想到很快天就要亮,太阳就要出来,自己就得离开家园,出嫁他乡,禁不住悲从中来,于是又边哭边唱道:青棚十一排,亲朋已熟睡。姑娘还不睡,不睡为什么?志在守田园,要居自屋内。守既不可能,管家亦不成。不守心尚可,不管心难安。姑娘非常不愿意离开爹娘,离开从小相处的伙伴,离开家园,可是时间快到了,又不得不离开:但愿鸡莫叫,鸡若肯不叫,炼银镶鸡嘴,炼金镶鸡冠。但愿天莫亮,天若肯不亮,炼金铺天宫,炼铁铸天城。但愿日不出,太阳肯不出,背泥补山孔,挑水洗山峰。进而又想到被娇惯的少女时代,想到将来的命运,更是有许多话要哭诉:生长母家时,睡时枕母臂,饥时食母饭,寒时穿母衣;不下塘汲水,不上山砍柴,挖菜不攀篱,慈母为照理。嫁到夫家去,砍柴登高山,汲水下池塘,挖菜攀刺篱;菜叶若枯黄,夫家说闲话,汲水水浑浊,夫家闲话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