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非遗中国:傣族泼水节

※发布时间:2018-4-9 3:48:16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年5月2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的,他,到处烧杀抢劫,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不宁,。人们受尽了他的,对他,可是谁也无法他。

  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的办法。

  一天夜里,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高兴不备时问清了用头发可勒死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的一根头发,勒住的脖子。顷刻间,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为免除灾难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

  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

  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会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放飞。一盏盏明亮的孔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世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