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了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国家不仅动员了大量医务人员和各类物资救治病患,还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延长假期、封城、局部交通出行等措施。不过,目前遭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数仍然较大。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月19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74675例。疫情很可能还将持续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因此有必要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加以评估和应对。此外,随着国内城市逐渐复工,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疫情控制的关系也迫在眉睫。
对此,国内已经有很多机构发布了一些研究报告,并指出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挑战。总体上,这些报告基本认为,疫情对中国P增长的短期影响将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与2003年“”时期相比,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国际贸易更差、对消费刺激和服务业的依赖度更强,因此本次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冲击可能比“”时期更加严重。具体而言,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及部分房地产业所受的负面影响较大,半导体等劳动力需求相对较低的产业和商务咨询等可以转为居家办公的行业受冲击不大,而医疗用品、物流业、电子游戏产业等可能反而还有一定的增长机会。此外,还有报告指出国家应该预防通胀、债务和就业等风险。
不过,现有研究主要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相关主要集中在财政、货币政策和结构性等方面,对于应对疫情影响针对性不强;不少研究还主要从行业分析的角度展开,其结论主要供投资者参考。笔者认为,由于疫情控制的主要影响在于空间流动性,因此主要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空间关系的经济地理视角或许值得借鉴。
从经济地理角度看,商品的供求关系和生产消费活动都发生在具体的地理空间之中。一方面,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叠加交互才能够创造和实现价值,如劳动力、资源、机器等生产要素必须集中在同一空间中才能使生产活动顺利完成,而商场、饭店和旅游景点等消费性活动也往往需要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共同出现在特定空间才能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差异和集聚效应的存在,不同要素集聚在特定空间其边际报酬和经济效益更高,也就是说空间距离及克服空间距离的费用会降低经济收益。
这就是为了防疫而制定的封城、限行等措施对经济影响的主要机理。一方面,由于各行各业的劳动力需要隔离,各类生产资料也因为交通检查等运输缓慢、运费激增,因此生产的成本快速增长,很多厂商因为缺乏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停产。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人在防疫期间都减少外出,避免聚集性活动,因此减少了很多公开场合的餐饮、消费和旅游等活动,从而对这些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虽然为了满足居民防护和居家消费等需求会刺激口罩等医护用品的生产和餐饮配送等服务的增长,但是这既会带来产能转换的浪费,还因为居民消费的降级等不可能达到之前的消费水平。
因此,目前防疫对经济影响的核心矛盾就是为了控制疫情扩散而对各类人员活动的隔离与经济发展对生产要素流通集散需求之间的错位。
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
尽管疫情控制所要求的隔离和流动与经济发展要求的要素流通与集散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似乎是一个取舍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详细分析这一问题,可以发现仍可以从强化流能和替代面对面交流合作方式两个方面加以破解——一是在减少潜在感染人口流动的同时,重建乃至增强其他生产要素的流能,以确保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革新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分散化的要素分布实现与之前类似的生产消费能力。沿着这两个思,有四个破解之道。
首先,增强各类商品配送和信息交流能力。具体而言,应该在国内物流和电商配送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提高通行效率,并通过加强配送人员的隔离及开发无人配送系统,减少因物流配送人员流动造成的疫情扩散。利用5G等技术,积极开发大容量、多用户的高速多线流系统,以远程协作和信息交互方式实现传统需要经由商务办公空间面对面交流实现的功能。
第二,平抑区位成本,就近补足供应链,降低企业压力。由于人员流动减少,区位的集聚效应减弱,因此区位价值已经降低,相应地商业地产的业主理应降低租金。因此,可以通过鼓励降租减税、产业联盟组织业主与租客协商等形式,减少或减免停工企业的地产租金,化解企业的压力。此外,物流成本上升和流通受阻凸显了本地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的重要性。对此,应该整合行业协会和税务部门等的大数据平台,搭建细化的供应链信息平台,协助那些缺少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尽快找到替代供应商,帮助那些销售受阻的生产者(尤其是很多禽畜养殖户和水果种植户)找到替代市场,并帮助一些此前依托非本地网络化供应链的厂商就近寻找供应商,以应对物流成本上涨和通道受阻的影响。
第三,积极开发更有效的检测和隔离技术,为人员流通提供支持。防控疫情期间之所以所有人流动,是因为我们需要防止被感染者与易感人群接触,以免形成指数扩散。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区分感染者与健康者,并能够完善隔离病毒的技术,人员的正常流动可以不受阻碍。笔者认为,尽管因为临床试验等原因抗病毒的药物和防病毒的疫苗开发周期很长,但是病毒的精确检验相对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应该动员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或病患临床检查设备的研发力量,形成能够精确、低成本、广覆盖地检测患病人员的技术,并将其与人员流动检查隔离方案结合,确保绝大多数正的日常流动不受阻。
第四,转变经济模式,寻找“危”中之“机”。结合目前的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线上消费的经济模式,刺激处在隔离期间居民的消费需求,替代之前在商场、餐厅等实现的消费活动。此外,应结合目前人们对健康防护等方面的需求,加大对抗击疫情必须的医疗品的投资、空气净化器等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城市韧性的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取得类似金融危机期间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刺激经济的效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主要针对疫情短期内难以消除的假设情况。衷心希望国内医务界、传染病防控部门和抗病毒药物研发部门通力合作,早日消除疫情,尽快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