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数字人文时代英语专业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1-4-15 17:42:56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属蛇的今年多大2020年11月21日,教育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研讨会暨第二届院长/系主任论坛”在云端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 高卫泉 郭亚东)2020年11月21日,教育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研讨会暨第二届院长/系主任论坛”在云端举行,腾讯会议和哔哩哔哩平台同步直播了本次会议。本届研讨会主题为“数字人文与英语专业创新”和“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学者、师生共同观看了直播。

  同济大学副校长吕培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欢迎学界专家同仁莅临本次盛会共议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在新格局下的机遇和挑战。吕培明指出,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在整个学校体系以及整个学科体系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借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英语专业会有什么样的新发展,这是值得外语人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同济大学英语专业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得到兄弟院校领导、专家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理工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彭青龙表示,第四次科技风起云涌,我们无法回避科技变革对英语教学与科研的影响,只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英语专业发展新格局。对此,他提出两点:第一,包括英语专业在内的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培养体系,所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生培养的目标在于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解决现实中的“真问题”。第二,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素养、学科素养、中文素养和科技素养。

  开幕式由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教授主持。随后,两位教指委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许明武教授和工业大学刘克东教授主持了上午9位专家的主旨发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师范大学党委蒋洪授在题为《关于英语类教学指南实施的几点》的主旨发言中强调,落实《英语类指南》应着重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第三,走内涵式发展道。第四,不断创育教学方法。蒋洪新特别指出,各院校要认真研读《指南》,在实践中结合各校办学特点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各自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黄埔书院院长仲伟合教授主旨发言的题目是《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仲伟合首先根据大家对“新文科”这一概念的不同阐述指出,“新文科”是相当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引领新科技、新经济发展、新文化建设、育要求的文科。英语类专业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明确人才,更新英语专业教学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外国语大学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家教材委员会外语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文秋芳教授在题目《“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尝试:以培养“英法+”国际治理人才为例》的主旨发言中,分享了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英法+”专业的设立背景、由核心体系和支撑体系构成的“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活动。文秋芳强调,思政育人不仅要做好课堂思政,更要做好社会实践中的思政,后者对于学生的成才至关重要。

  大学陈永国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数字人文发展中文学的最后》。他认为,文学在当下面临的第一个现实就是电子文学的出现,电子文学所采取的审美策略的复杂性意味着文学者必须以对待纸质文学的热情和专注对待网络文学,但是要求采用新的方法。换言之,文学理论上各种范式和视角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不会有什么新的发展。面对数字文学的兴起,文学必须要注重培养一种数字思维。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大连海事大学罗卫华教授在题为《新文科与英语专业建设思考》的主旨发言中,主张在“新文科”的背景下用新的模式去丰富英语专业的内涵,赋予英语专业新时代特征。为此,我们需要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的三大战略,实现三个融通:即英语跟新科技的融通、英语跟文史哲的融通以及英语跟全球化的融通。

  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分会原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石坚教授为与会专家学者带来的主旨报告题为《新文科建设中的外语学科发展: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石坚指出,在国家“十四五”规划、2035远景规划计划和“一带一”的宏大愿景下,“新文科”人才的培养首要任务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的引领;其次是构建合理而完整的课程体系,将文科课程和其他领域学科的课程内容穿插结合,提升学生的素质,拓展学生更多的技能,从而让学生具备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资质。

  下午的主旨发言由同济大学教授主持,湖南师范大学曾艳钰教授、同济大学吴赟教授、西南大学文旭教授依次作了报告。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教授以《数字人文与英语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题,指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流行的当下,外语同仁应努力将语言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将文科专业升级为数字人文。曾艳钰认为,当前我们处在开展数字人文专业建设的初期,每个学校应该本校的专业定位,根据自己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的探索。最后,曾艳钰结合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创新探索为数字人文学科的破局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文旭教授在《外语教学中的视觉学习》的主旨报告中,提出了“新文科”建设下一个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型——视觉学习。文旭从视觉注意、视觉、视觉思维三个维度结合不同的实例向学界同仁详尽介绍了视觉的定义和视觉学习所包含的因素。文旭认为,视觉学习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和学术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合理规划教学课程,充分利用现在的数字技术,才能让视觉技术在“新文科”的建设中占据重要一席,也为“新文科”的建设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数字人文和英语专业的新》。她首先剖析了数字人文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进而提出应当将新技术应用于英语专业课程实践,实现融合式发展,同时将“新文科”的建设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吴赟认为,英语专业的新和“新文科”的一脉相通,英语专业应该抓住数字人文的机遇,为课程做合理而细致的规划,培养适应全球新格局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最后,吴赟依据教育部对英语专业设定的五个维度分享了相关课程的设计构想。

  在大会分论坛环节,来自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高校的40余位英语教学与研究专家、外语学院院长或系主任,基于各自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围绕“新文科”背景下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中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与探讨。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互通有无,为数字人文时代英语专业建设的守正创新建言献策。

  闭幕式上,分论坛主持人分别总结汇报了小组研讨的具体情况。华中科技大学许明武教授做了总结发言,认为本次论坛充分回应了英语专业创新的时代命题,为理工院校英语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初步指明了方向。下一届研讨会将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俊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发出了真诚的邀请。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数字时代对于英语专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届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是教育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带领全国理工院校外语学院携手面对时代命题、共同开拓学科新局的探索和尝试,为未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勾画出蓝图,对“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及外语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