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成都“东进”:新发展引领城市经济地理重构

※发布时间:2017-11-23 11:13:2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成都自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强担当,肩负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历史,用新发展创新要素供给,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产业生态圈,一幅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画卷,正在“天府成都”徐徐展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成都龙泉山以东的简州新城石盘镇,投资6亿元的简阳市蔬菜冷储配送交易中心已然封顶。“目前整个项目处于最后施工阶段,年底就能建成投入运营。”投资者李顺林说,预计每年的交易额在百亿元。

  做蔬菜批发的李顺林,看中的正是成都正在实施的“东进”战略所带来的机会。已在简州新城布局的不止李顺林。10月12日,万科集团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投资2000亿元,开展成都产业新城投资建设;9月14日,吉利控股集团与成都签署总投资300亿元的协议,建设高校、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汽车文化小镇三大项目。

  今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空间发展战略,一场以创新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拉开帷幕。7月,在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市发布《成都市产业发展》,进一步确定“一山连两翼”的城市空间格局,决定在龙泉山以东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品质新城区,包括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简阳城区等板块,推动成都进入“双城时代”。

  按照成都市的规划,“东进”战略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被作为重中之重,着眼未来50年乃至100年发展,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东进’战略,是积极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城市永续发展的长远之计、根本之策、战略之举。”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范锐平在日前举行的“东进”战略规划编制汇报会上表示,“东进”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国家向西向南的门户城市、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将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更强有力的空间和功能支撑。

  今年6月,在成都杭州商会的组织下,有近百家杭州企业赴蓉参加在成都金堂县举行的圆桌会。“参加圆桌会的杭州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此前从未在蓉投过资的非成都杭州商会的企业。”该商会会长应福友表示,很多参加圆桌会的杭州企业,在参会之前都不知道金堂这个地方在什么。

  这一切源于金堂县按照以前的圈层划分,应该归属第三圈层。如今,金堂县的淮州新城已然成为成都“东进”战略的重要组成板块,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新战场。

  这样的变革来自于成都市的“审视”。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成都市的核心功能主要集中在成都中心城区。根据成都的测算,到2030年全市经济总量将达3.8万亿元、人口规模也将突破承载极限。因此,如果采用粗放型产业布局,必然加剧人口资源的矛盾。

  这不仅造成了成都城区的人口密度过大,交通堵塞、公共服务短缺等大城市病,同时由于“虹吸效应”的存在,也不利于成都的二三圈层城市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成都圈层式单中心的发展格局,造成城市发展按圈层梯度衰减的难题。不仅如此,成都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成都在上一轮产业规划中工业园区规划349平方公里,但已用土地超过规划用地的90%,可发展空间有限。

  为此,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成为成都亟待破解的难题。今年7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产业布局亦需要基于“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十字方针”进行重构,以推动产业差异化布局和集群化发展,增强产业聚集力、辐射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这一新的城市经济地理图谱,将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东进”重在优化市域发展格局,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开辟永续发展空间;“南拓”重在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新经济成长区;“西控”重在提高产业门槛、提升资源利用方式,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北改”重在保持城市特性,形成城市更新示范区、工业发展转型区;“中优”重在通过“三降两提”保持历史文化特色,形成高端服务集聚区。

  “成都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以此构建成都的产、城新格局。”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滕颖如此分析“十字方针”。

  成都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进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功能区布局,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成都东进,简州崛起”。这样的让前来考察的投资者怦然心动。今年8月,在龙泉山东侧,一块新的门牌——简州新委会低调地挂在了曾经的简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门口。

  实际上,简阳市在去年5月经国务院批复交由成都代管,加上成都新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的全面开工建设,为成都的城市格局打开了想象空间。但从过去成都经济发展重心观察,“东进”区域并非成都经济发展核心。此外,在龙泉山东侧,大部分区域尚为产业形态低端、经济不发达、人口聚集性弱的“三圈层”中小城镇。

  “简阳划转以后,为成都城市格局的调整和优化、经济地理的重塑提供了机遇和空间。”成都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成都城市新格局从“两山(龙门山、龙泉山)夹一城”变革为“一山(龙泉山)连两翼”,因此“东进”区域是全域发展格局中的国际门户、产业新城和城市永续发展空间。

  从简州新城公布的规划来看,其区域覆盖了原成资工业发展区,外加石盘工业园,100平方公里的区域正酝酿着“产业与城镇”建设的。

  关于新城的建设,简州新城提出“以人兴产”,将转变产业城镇发展模式,由过去的“产、人、城”转变为“城、人、产”,为各类人才聚集打造宜居的城市,推动产业发展。目前,简州新城的规划也即将全面完成。

  “这样的变化,意味着简州新城要把为各类人才营造宜居宜业的植入城市功能,以人兴产。”简州新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判断今后简州新城规划建设是否成功,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度高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指标。

  成都市委明确提出,新城要实现城市与产业时序上同步演进、空间上分区布局、功能上产城一体。按照“先公建后产业”原则,围绕产业新城发展方向、功能定位、总体规模,有侧重地配套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科学精准配套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就此,成都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生态优先、特色营城、绿色智慧、人民中心”的规划,将被引入成都“东进”区域的规划战略实施中。比如在建筑高度控制上,以多层和中高层建筑为主,避免建设成高楼过于密集的城市。

  此外,成都将生态放在发展首位,随着城市空间格局的调整,龙泉山也由原来的生态屏障变成城市绿心。成都围绕龙泉山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面积约1275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青城山,其中绝大部分区域为生态保育区,严格森林植被……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实际上,按照《成都市工业空间布局规划》,全市将布局20个工业园区和10个工业集中区。未来5年,成都将打造2~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全球产业竞争力的园区,争创1~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10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

  “成都制造业重心东移,龙泉山东侧将成为工业空间增量的主要拓展区域和工业经济增量的主要承载区域。”成都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成都将促进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空港新城等重点区域工业加快发展,开辟“成都制造”第二战场。目前,随着几大板块产业定位的明确,已然进入实质化阶段。

  其中,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以天府国际机场为枢纽、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产城融合单元为节点、临空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保障,将瞄准临空基础性产业和临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全球新枢纽经济领航者为目标,形成“一环一廊一带”的产业空间结构。

  龙泉驿区主要为汽车城,是以汽车(工程机械)为主导产业的千亿元产业园区。大众、沃尔沃、丰田、吉利、博世底盘、神钢机械、江森、德尔福……众多世界驰名的汽车及工程机械产业巨头汇聚于此。

  简阳突出打造简州新城现代装备产业园、简阳空天产业园、西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区等现代产业,主要产业包括:高端装备、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

  “未来成都发展的新一轮产业,重点是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成都市经信委负责人说,“成都未来先进制造业增量的60%将在‘东进’区域实现。”

  汽车业已然首当其冲。吉利汽车投资的300亿元,将分为三大类,涵盖汽车赛事、主题乐园、零部件制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等,将助力简州新城加快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圈。按照规划,力争到2021年,简州市将建成简阳空天产业园、简州新城现代装备产业园两个千亿元级产业园区。

  “从产业生态视角来看,创新性和性是健康产业生态网络的重要内容;同时,创新和也是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和。”电子科技大学滕颖教授表示,在成都区域经济新发展中,创新性人才、创新资源集聚区、政学研产用的战略同盟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做蔬菜批发的李顺林,看中的正是成都正在实施的“东进”战略所带来的机会。已在简州新城布局的不止李顺林。[详情]

  10月18日,习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赋予贸易试验区更大自主权,探索建设贸易港”。上海贸易试验区勇立..[详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