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川剧《塘河嫁》剧照。首席记者 雷其霖 摄 华龙网6月29日22时10分讯(首席记者 雷其霖)“桃之夭夭站喜堂,之子于归配凤凰,牛郎织女鹊桥会,夫妻双双来拜堂!”经过一波三折,舞台上的一对新人终于在父母、媒人的下喜结连理,观众们无不欢欣鼓舞。今天上午,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塘河婚俗为原型的现代川剧《塘河嫁》在江津江公享堂举行首演。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王逸虹教授担纲编剧,以谐趣的手法展示了塘河婚俗的说媒、开庚、出阁、颠轿、参厨等婚嫁过程。
《塘河嫁》婚嫁表演。首席记者 雷其霖 摄 “老树发新枝” 非遗项目改编成川剧 完整展示塘河婚俗13道习俗
提到江津塘河,不少人对那座保存完好的古镇心生向往。但其实在塘河,其迎亲嫁娶的婚俗也是一件津津乐道的事情。
江津区塘河镇始于宋代的“塘河婚俗”,因其礼节繁琐紧凑,场面盛大,具有浓郁的渝、川、黔乡土风情,浓缩了西南地区古代婚俗文化。
2007年,塘河婚俗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从去年开始,《山城棒棒军》的编剧王逸虹就瞄准了塘河婚俗。作为国家一级编剧,他的敬业也值得称道。
从搜集大量民间资料到最终拿出《塘河嫁》的初稿,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完成了这部现代川剧的剧本撰写。
经过选拔演员和排练,仅用了一个多月,这部45分钟的川剧就以现代诙谐的风格与市民见面。
《塘河嫁》描写的是现代农村青年王三哥和陈幺妹在追求美好爱情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啼笑皆非的故事。
据了解,塘河婚俗的仪式非常繁复,包括说媒、做相、开庚、男方办接妆、女方办嫁妆、出阁、送亲迎娶、拜堂、办筵席酒、闹房、参厨、谢媒和回门共13道程序。仅出阁一项就有踩斗、丢筷子、骂媒、父亲压轿、哥哥背上轿、哭嫁六个内容。一场完整的塘河婚俗,至少要办3天3夜。
《塘河嫁》颠轿片段。首席记者 雷其霖 摄 塘河婚俗“颠轿”桥段诙谐幽默 剧中运用大量俚语、俗语
剧中,最精彩的莫过于“颠轿”这一桥段。在这部川剧中,王三哥好不容易得到了陈母的认可,终于要把陈幺妹迎娶回家,在上却又了轿夫的“”。
抬轿期间,轿夫们突然就停了下来。问其缘故,轿子头说“冒‘白气’”。王三哥不明就里,轿夫们就边走边用力晃动轿子,让里面的新娘陈幺妹。原来,冒“白气”就是没烟抽。王三哥立即给轿夫们发了红包,轿夫们便又继续安分上。
没过多久,轿夫们又不走了,这次说缺“内人”。王三哥一时猜不出,轿夫们又把轿子颠了起来。王三哥寻思片刻才知道,缺“内人”的意思是“肉”——便再给轿夫们发红包,轿子再次稳稳地出发。
没想到轿夫们很快又再一次停下来,轿头说“一丈差九尺”。这次王三哥实在心疼新娘子,未等轿夫们再次颠轿就反应过来。原来,“一丈差九尺”就是差酒吃,连忙给轿夫们又发了红包。
后来轿头终于道出了缘故,原来是陈母专门吩咐轿夫们上颠轿王三哥,看他是心痛钱还是心疼新娘子。
作为一部现代川剧,《塘河嫁》融合了传统的川剧和山歌、民歌的元素,具有浓郁的渝、川、黔乡土风情。在戏剧的开头便是以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作为背景音乐。
剧目中的民歌选择,没有仅限于江津塘河。比如:“鸡嘴没得鸭嘴圆”,是永川民歌;“想妹想得血喷心”是万州民歌;骂媒民歌是合川的。
“半斤花椒煮二两肉,不晓得麻嘎嘎。”“新媳妇参厨,心头打鼓。”“豌豆开花扁对扁,各人老公各人选。”“厕所坎栽菜——将就肥料。”这些俚语和俗语也成为《塘河嫁》剧中人物的经典台词,反映了渝、川、黔当地的民间文化。
《塘河嫁》哭嫁表演。首席记者 雷其霖 摄 剧目定位颇为坎坷 20余演员无偿参演
由于演出45分钟时间的,《塘河嫁》难以表现一个完整的戏剧冲突尖锐曲折的故事,王逸虹便采用了载歌载舞的喜剧表达形式。
“戏剧需要建立在冲突的基础上,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王逸虹说,《塘河嫁》具有浓郁川剧特色,但又不局限于川剧,这一则可以尽可能地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二则可以纳入民歌的演唱,以增强地域特色;三则使参与表演的演员有更大的选择性和广泛性,而不局限于只受过川剧训练的演员;四则可以使参与互动的观众方便易学,而调动观众的参与。
完稿之后,王逸虹感觉“浓郁川剧特色的喜剧歌舞剧”表述不简洁,最后简述为“民俗歌舞喜剧”。
从选拔演员和排练,这部剧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出演这部川剧的演员们均是来自江津各行各业的喜剧表演爱好者。
整个剧组总共20多人,均是无偿演出。
饰演《塘河嫁》中女主角陈幺妹的黄秋凤,是江津区教科所教师。今年31岁的黄秋凤学习川剧已经2年,她的师傅便是《塘河嫁》中的“黄媒婆”黄绣云。她说,自己对塘河婚俗很好奇,还专门跑去塘河采风。
剧中饰演男主角王三哥的吴庚霖同样也是一名老师,任教于江津八中。吴庚霖说,自己以前是教英语的,后来去教播音主持,现在唱起了现代川剧。
黄秋凤和吴庚霖都是在5月底才正式被定为主角。因为白天要上班,所以他们都是下班过后晚上来排练。但一个月的时间十分紧张,晚餐经常只能叫外卖。
梅花得主点赞《塘河嫁》 将在江津高职院校和镇街巡演
《塘河嫁》今天首次对外公演之后,戏剧曲艺家协会副、梅花演员黄为20余名演员的表演点赞。
黄说,虽然剧目有些情节转场衔接还需要再打磨,但并不影响这部剧目的总体水平。“音乐听起来舒适,导演得很灵活。”
为此,她还为剧组提出,希望能在演员服饰装扮上能更接近于塘河婚俗的“原汁原味”。
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白玉兰获得者张建平也指出,这部剧是一个带有地方色彩反映民风民俗的川剧。为此,他给了《塘河嫁》很高的评价。
“希望在剧目中关于赶场的桥段再打磨。”张建平说,既然是喜剧就要夸张,不要拘谨。
江津市民潘芳玲的儿子正在台上饰演一个年轻小伙子,因此她专门抱着孙子来捧场。她说,如果不是儿子要参演,根本都不知道塘河婚俗是这个样子的。她笑着告诉记者:“跟传统的川剧相比,《塘河嫁》更加生动,观众也能看懂。”
据江津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罗玉江介绍,《塘河嫁》今日首演后将在江津高职院校、镇街进行巡回演出。受文联邀请,《塘河嫁》还有望在文联大剧院进行演出。
打造“川剧美品之乡” 江津川剧繁荣结硕果
《塘河嫁》的成功演出,得益于江津在大力建设“川剧美品之乡”的投入。
以这部现代川剧为例,为了传承塘河婚俗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津区塘河镇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包括一些婚嫁器具。
塘河镇文化站罗江荣说,塘河镇现存百年以上的花轿21顶、礼盒24台、踩斗6个、革筛62个、道锣3个。目前对塘河婚俗是“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把这种文化推向市场,让它进一步传递下来。
王逸虹说,目前江津老一辈的艺术家感强,中年一批艺术家撑得起,戏剧曲艺术家协会、重庆戏会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演员和观众,这有利于江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川剧结合起来,希望《塘河嫁》能成为江津的保留剧目和文化名片。
据了解,江津近年来在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上,不断扬弃继承、创新。
为了更好地发展江津的川剧文化,江津在推进“川剧美品之乡”中与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注重经费保障,完善人才培育体系,推动协会建设。目前,江津已经成立了基础安居爱好者协会、戏剧曲艺家协会,协会会员总共500余人。
此外,江津还建立川剧演出人才库,在镇街设立川剧演出小分队,实施“川剧名家收徒传艺”计划,累计培育新会员近100人,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也只有15岁。
把川剧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也是江津川剧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江津的街头巷尾,一批批川剧爱好者在协会的组织下,走街串巷,向镇街村社送文艺演出,目前已经达到了750场,其中川剧演出场次达到了80场,近三万名观众感受到了江津川剧的魅力和风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