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城事]90岁漫画家百幅作品再现老北京(图

※发布时间:2017-8-6 18:53:2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18日,“寻找北京的记忆”李滨声记忆什刹海绘画作品展拉开帷幕,展览为期一个月。千龙网记者 包萌摄

  千龙网北京5月18日讯(记者 包萌 通讯员曹蕾)“大家好,我是‘90后’李滨声。”90岁的漫画家李滨声在台上站定,其事地做起了介绍。原本鸦雀无声的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和笑声。

  18日,“寻找北京的记忆”李滨声记忆什刹海绘画作品展在位于烟袋斜街的广福观拉开帷幕,展览为期一个月。几百幅漫画作品展示出老画家几十年的创作心血,也让那个离我们远去的老北京跃然眼前。

  90岁的李滨声曾是《北京日报》的美术编辑,画新闻漫画是工作的重要部分,工作之余他喜欢画老北京风俗画,寥寥数笔勾勒出生活中的小情趣。几十年下来,一幅幅小画竟成了人们追忆老北京的寄托。

  李滨声的作品真实记录了许多已经消失的生活场景。虽然幽默逗趣,却都来源于生活。旧时小孩穿开裆裤,天冷的时候就在腰间围一块帘。李滨声在就在漫画中描绘了奶奶追着小孙子戴帘的诙谐场景,还附上令人捧腹的配文;“帘简称屁帘,与稻草帘、棉门帘为寻家岁寒三友。”

  《锄禾日当午》中,妈妈正在吃饭的小孩儿不要剩饭,配文:“吃饭剩米粒,将来娶个麻媳妇儿。”《糖葫芦》记录了老北京冬日走街串巷的糖葫芦挑子:“甜甜圆圆,今儿不吃待明年。”《酸枣面》刻画了孩童伸着脖子买酸枣面的情景,配文里写道:“小铺的笸箩里装着不少黄土坷垃似的东西,那是孩子们爱吃的酸枣面。”

  虽然是第一天展览,观众却不少。73岁的“老北京”王先生扶着眼镜仔细看着每一张小画,边看边感叹:“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事儿吗,现在上哪儿找去!”同行的街坊也连连称是:“一看这画儿,想起好多小时候的玩意儿。卖小金鱼儿的、剃头挑子、卖杏仁茶的……都是早先的东西。”

  “作为一个‘90后’,被人称作漫画家,还办展览,我心生。我画的不是画儿,是亲闻、亲见、亲历的生活,这也是我一生创作遵循的“三亲”原则。”作为鼎鼎大名的新闻漫画家,李滨声总觉得大伙儿抬举他。他曾嘱咐某位记者:“介绍我的时候,就说是个‘画儿’的。”

  作为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李滨声所有的漫画都出自亲身经历,画的是真实的生活。侯宝林和郭启儒的相声《夜行记》就是根据他的作品改编。上世纪80年代,他的漫画《迎客松》获得首届“中国漫画金猴”,1994年又荣获第三届“中国漫画金猴”。虽然成就卓著,可李滨声却从没拿它们当回事儿。而同样令他看淡的,还有那段22年的岁月。

  1957年,李滨声被扣上了的帽子,一扣就是22年,直到1979年才得以。上世纪70年代李滨声曾在南口农场接受“”,当时18岁的曹芝明和在那里劳动时认识了李滨声,把他叫做“”。时隔40年,她俩闻讯来到展览开幕现场,看看当年那个乐观善良的“”。

  李滨声是京剧票友,还爱好魔术,在农场的岁月里,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曹芝明回忆,当时台上他,他却不动声色,心理背着戏词,有时候在桌子下面给队里的小孩儿们画漫画。劳动时,他在田埂上边走边比划京剧动作,挖坑盖房时,他用黄泥捏成泥人送给孩子们。劳作之余,教农场里的年轻人变魔术。

  李滨声的弟妹告诉记者,后曾有过他的人向他道歉,李滨声一笑而过:“你不斗我,也有别人斗。”

  “当我还是‘小小子坐门墩儿’的时候,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就开始影响我了。”李滨声告诉记者。1958年之前,李滨声住在什刹海西岸,荷花市场、银锭观山、岸边的垂杨柳,都是他念念不忘的场景。

  “早年我爱筝,地安门火神庙门口老有摆摊卖风筝的。”李滨声回忆,儿时有种风筝叫“黑锅底”,是北京独有的。在什刹海生活的日子里,李滨声对什刹海中的“水座”印象深刻。“荷花市场有个堤,这个堤深入到水里去,砸上桩安上棚就叫‘水座’。夏天人们在那里面乘凉。还有个老头儿卖糖球,我老买着吃。”李滨声笑着说。

  冬日里的冰灯也令他记忆犹新。李滨声回忆,冬天什刹海要“起冰”,工人会用凿出来的冰搭起一个有造型的冰灯。“这种冰灯跟现在的不太一样,先把冰块垒起来,再用麦秸搭出造型,最后淋上水冻住。”

  1958年后,李滨声搬离什刹海,但一直关注这片地域的大小变化。他说:“我人生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什刹海,它是老北京文化的幸存者。”记者问他以后还想画些什么。李滨声沉默片刻,轻轻叹道:“什刹海是画不完的,我记忆里的老北京是说不尽的。”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