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7月2日电 题:吉尔吉斯斯坦回族聚居区:传统习俗保留 陕甘方言犹在
在距离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一小时车程的亚历山大诺夫卡乡,12岁的回族阿米娅和姐姐结伴在街市卖些樱桃、黄瓜等果蔬,得知记者来自中国,姐妹俩急于要和记者交流,口中偶尔迸出几个中文字。
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陕甘一带的迁徙到中亚,繁衍至现在,已近17万人,目前主要分散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30多个聚居点。至今,他们仍然保留着中国古时的陕甘方言和传统习俗。虽然苏联1924年进行民族识别时,这个民族名称被定为“东干族”,但他们仍自称“回回”或“中原人”,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研究学者称之为“东干语”,居民则称“回回话”、“中原话”。
“小时候起,父母在家都讲‘回族话’(中文),我们虽然不会写,但都会说。”今年48岁的吉尔吉斯斯坦《报》总编辑杨·什娃子·茹合拉介绍说,多年来,有8所学校用回族课本教授学业,每周两节课程。不幸的是,今年起,学校取消或减少了回族语言课。
50岁的回族人阿布白克说,他很喜欢广州,去年到那里“浪一碗面拐到美艳妻去了(方言,游玩)”。他告诉记者,平常在家吃饭,都是婆姨(老婆)做,以面食为主。这种饮食习俗和甘肃一带较为接近。
经过一百多年的异地生活和传习,当地多数回族人学会了俄语,但会讲些陕甘方言的人约占40%,特别是以中老年人居多。在方言中,仍存不少原有的表达,如:“ZHUSHANI(意思是干什么)”、“碎的(小的)”、“NATAER(哪里)”,“热得炒FU(熟)了”,等等。
在吉尔吉斯斯坦第三大城市托克马克,议员索·盖赛是回族人,他告诉记者,当地议员共31人,其中回族议员6人。
人兰德在西安学习中国古代史,慕名赴吉国了解东干族,记者在聚居区的亚瑟儿·什娃子学校遇到他。兰德说,东干人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一百多年后还保留着古时的一些传统,自己对此非常感兴趣
从事东干学研究30多年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王国杰认为,这些回族人的先辈离开中国来到吉尔吉斯后,依靠土豆、麦子、洋葱等农作物的种植在中亚立足。观察其近百年来的历史,最大特点是与时代同步但不被,保持了方言习俗,突显个性。
王国杰说,在丝绸之沿线生活的这些回族,同中国有血脉的渊源,有“根”的力量,有天然的联系,语言相通,常好的“桥梁”,有助于推动丝绸之经济带的建设。(完)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