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2015教师招聘考试: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四)(3)

※发布时间:2021-1-28 6:04:3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1).集聚机制。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2).扩散机制。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大桥未久atad位指向的作用。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集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10、空间近邻效应: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11、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位于农区的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不仅限于农村工业,还有农村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也就是说农村工业化其实是由发育于农村的各种非农产业共同推动的。农村工业化的导因可分为3种,其一,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其二,外来投资者(包括、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其三、农民与外来投资者均以投资人的身份联合发展非农产业。)